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只为一人。古代女子出嫁当天需戴上红色盖头,遮住脸庞坐上轿椅,由男方派出的轿夫护送至夫家,完成拜堂成亲,酒过三巡,送入洞房过后则为礼成。
女子和男子的婚服都是十分有讲究的,从形制到布料的选取,丝线的颜色以及绣花的图案纹理等等都是经过繁琐的缝制步骤和新人漫长的等待,最终在大婚那一天才能穿上并展示在众宾客面前。衣服上的一丝一线都穿插了对新人的祝愿:祈求顺风顺水,家庭和睦,百年好合等美好愿望。
有很多宝宝包括小编自己曾经以为婚服就是纯红色的,但其实看过历史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呢。古时候周朝的婚服嫁衣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那时候的风俗是喜欢红色和黑色搭配的,这样的颜色搭配会觉得及其庄严,且都是以黑色的为主,红色的只是图个吉利,起陪衬作用。
这样的配色不是广为人知,但相信爱看宫廷剧的宝宝一定有见过吧,比如之前大火的芈月传,一般是帝王阶级的家族才会使用。配上花纹繁复的刺绣,使用金银丝线等昂贵的制衣材料来体现其家主不菲的财富地位。
所谓风风光光出嫁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古代的女子出嫁,往往需要遵循步骤繁琐的“三书六礼”婚俗,即聘书、礼书、迎书三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其中礼节虽然繁琐,但盛大的出嫁让旧时的封建婚姻多了些庄严与神圣感。
因为其大婚时的多重繁琐步骤,从服装礼仪到迎接众宾客;再加上仪式所特有的庄严感和神圣感,这就会让古代的女子在出嫁时感觉到风风光光,因此,风风光光出嫁的历史根据也是这样的由来。
其实除了黑色(玄色)与红色嫁衣的搭配,还有白色的嫁衣,从古至今,嫁衣的颜色种类不断变化发展,其中白色也是非常经典圣洁的颜色。
这要说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非常钟爱白色,这与那时玄学的风气有很大的关系。白色被认为是非常素雅和清高的颜色,所以婚服也大多以白色为主色调。不像如今,白色一般都是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
说到嫁衣一定离不开刺绣,这精美繁复的纹路真是咱们古时候的大智慧。刺绣也分为很多种类:彩绣、包梗绣、雕绣、贴布绣、钉线绣等等。
彩绣泛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统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一般多用于皇宫贵族的衣料缝制。包梗绣的特点是先用较粗的线打底或用棉花垫底,使花纹隆起,然后再用绣线绣没,多用于制作物料的外衣、玩具一类。
雕绣,很特别的一种针法以扣针为主,有的花纹绣出轮廓后,将轮廓内挖空,用剪刀把布剪掉,犹如雕镂。多使用于团花、织锦等特殊要求布料上。
贴布绣也称补花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服饰上的刺绣形式。其制作难度低价格低廉,多为普通民众所钟爱。
钉线锈又称盘梗绣或贴线绣,是把各种丝带、线绳按一定图案钉绣在服装或纺织品上的一种刺绣方法。其纹样别致秀丽、耗时久,许多皇家贵族的衣料上都出现此纹样,其中金银丝线和彩线最为常用。
想要细数刺绣的种类,其实是数不胜数的。不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宫廷剧,还是电影、小说题材的故事,其中精致美丽的服装、装饰纹样都是被高度关注的。
穿上美丽的嫁衣是每个女孩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也许他不够好,也不够完美。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有缺陷不完美孩子气的人,让你萌发了想要和他携手走过一生的念头。爱情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想要白头到老。
如果和他在一起,你感到幸福和快乐,安心和满足。那就不要犹豫,奔向自己的幸福。
生命匆匆,时间易逝。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找到心头的朱砂痣,意中人。和他相伴一生,白头偕老。
愿时间再慢一点,让父母双亲再慢一点老去,再让年轻的我们慢一点感受当下。让这个世界都慢下来,愿每一个女子都能穿上名为幸福的嫁衣,和心爱的他相守一生。